|
: c8 _, r9 r) Y Y N2 S; B+ T端午假期前后,《百度魔图》和《疯狂猜图》成功刷屏朋友圈,这两款App疯狂传播背后有哪些规律?我与多位业内人士进行了交流,大家普遍认为微信优质的社交平台才是“魔图”和“猜图”成功传播的关键,而在传播过程中,新浪微博几乎被抛弃。以下为详细内容:5 x8 q' R( i: p2 ]
% e! S/ G7 [0 f
1.做社交App容易,做社交平台难。去除分享功能,《百度魔图》只是一款带明星脸对比功能的图片美化App,《疯狂猜图》只是最无聊的人机问答游戏,两款App能够爆红,其关键在于找到了微信这个靠谱的平台。- ~: A- v4 r% L+ i* G! r
0 V) p0 Q4 n6 G& P 《疯狂猜图》制作公司豪腾嘉科CEO曹刚就表示:社交类App并不难做,难做的是社交平台,借微信平台,社交游戏真正爆发成为可能。过去开心网、人人网做的社交游戏之所以不成功,其原因不在于游戏,在于其本身的社交平台就没做起来。( G' a. F: I* y( y# r( _
6 j& E( u! D4 L3 z, ^. W5 K% C
2.微信为什么比微博靠谱?《疯狂猜图》只在微信中传播,《百度魔图》传播成功靠的也是微信。为什么是微信而不是微博,大家总结的原因是:微博=朋友圈+公众平台,这导致很多问题:- T+ D2 Z+ a8 Z ^
6 O; |7 h \- T1 S
(1)微信是熟人社交,微博是陌生人社交。魏武挥表示:《百度魔图》是要抛照片出来的,很多用户不愿意抛照片在不够私密的微博;《疯狂猜图》是朋友间求助,类似问答类电视节目的亲友求助,玩的同样是熟人社交。: {- y7 S; r$ u) d# a8 Y
" U& R$ W0 G8 `. n& K: h$ N9 h4 X
(2)微博媒体属性过强。用户在微博上发布的信息更为正式,用户不会乐于在媒体上求助或秀照片。同时,获取媒体信息的行为强调精准,发一大堆照片和求助信息的行为是不受欢迎的,很容易被取消关注。9 e) c, [' }* e
0 k# x! a+ M( o7 E$ H0 s
(3)用户活跃度成问题。打开微博,要么是媒体在推送信息,要么就是名人在发布心灵鸡汤。微博的话语权掌握在大号和名人手里,个人用户的话语权很低,这最终导致微博活跃度下降。没人会在死气沉沉的平台秀照片或求助。( _* o. ]8 f. W% Y% W: S
7 R' N9 s n& m% A" z
(4)微博的分享机制出了问题。知名传播专家宗宁表示微博的两个核心功能:转发和@都变成传播功能,@的定义本来是分享,但现在大部分用户不再使用@来分享,@仅剩下加强传播效果的功能。/ R! D. t5 r( C5 U; G
0 o# P5 R' d% g9 n) v 插一嘴:依大家的意思来看,要想拯救微博,最靠谱的办法或许是将意见领袖、企业蓝V、心灵鸡汤大号等转移到到单独的信息流。
9 q3 Q9 }! E3 c2 p9 X9 A
" Y/ |5 k- @ P' G( Z/ J) D, v; w 3.微信官方暂时比较支持“魔图”和“猜图”刷屏。豪腾嘉科CEO曹刚就表示微信官方对于《疯狂猜图》的态度是“比较支持”,为何支持?大家总结的原因为:
8 r/ l$ p7 U" n/ h/ e' e# y
, h p8 d: m4 l" D4 U) L (1)猜图和魔图是C2C传播,分享过程是用户从第三方App开始的自发行为,微信封杀《疯狂猜图》和《百度魔图》不占理。
/ H( A4 z$ {+ m8 [3 |' T+ r& U9 }5 v5 Q
(2)猜图和魔图并没有进行引流或诱导关注,与当初被封杀的蘑菇街和美丽说有所不同。& q* @: I9 y5 U9 g( b
, f7 ^9 n8 F7 M- {0 l* j' C (3)红得快,去得也快。《疯狂猜图》是轻游戏,《百度魔图》玩的是新鲜,微信官方还没采取行动,其传播高峰可能已经过去了。宗宁表示,猜图和魔图类似传播行为在微博中一般只能持续两到三天,微信由于相对封闭,最多也就持续两周。* Z' N& M2 G1 J; I# V a! Y
( }( X% j7 c" J" D# A! ^
(4)微信官方对新事物最开始的态度一般都是默许,起码要观察一段时间才会行动。& f" e8 u) X; m1 Q1 m' T v
7 y( j+ l2 s* G: K; _9 w/ Q- M, x; U. I) b 4.魔图和猜图的模式可以复制,但传播成功还要看时机和运气。宗宁表示,从营销策划学角度看,魔图和猜图疯狂蹿红背后确实有规律可循的,但更多要看时机,如果换一个时间,打造一款同样的猜图和魔图,可能根本就不会有声音。" a( p8 ]+ @" k1 ^3 @8 ~) l
4 E+ O; h3 g" X9 `) G- {% a
一个例子是“粽子是咸的还是甜的”这个话题,这个话题本身非常无厘头、没有规律可循,但恰好借着端午节爆发。按照同样的思路,策划一个吃饺子蘸酱油还是醋的话题,则可能完全不成功,但如果放到春节时候,“饺子蘸醋蘸酱油”又可能被引爆。因此魔图和猜图的成功可以复制,但只能是做一个产品试一次,看策划创意的同时,更要看运气。
$ `& ~* k( b4 p8 k/ N: u9 y& i: q% l7 j% x+ r
另一个例子是《Draw Something》,其团队创始之初的6年推了35款游戏,都不成功,靠着《Draw Something》火一把后又迅速沉寂,如今被正式解散。团队能力问题or营销策划问题?或许更多是时机问题。 |
|